《玛蒂尔达》是一部既荒诞又奇幻的喜剧。电影讲述了小女孩玛蒂尔达作为父母的二个孩子,从来没有得到过他们的疼爱与照顾。于是,她从2岁开始,学会洗漱、做饭、看书等事情。
后来,6岁的玛蒂尔达来到康琴学校上学。她在那里,认识了温柔善良的老师汉妮小姐以及虐待学生的女校长特拉齐布尔小姐。
最终,玛蒂尔达用自己的方式,将特拉齐布尔小姐赶出了学校。然后,她告别了不负责任的父母,与汉妮小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看完第一遍,的确会认为这部电影就是讲关于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但看第二遍后,会发现原来这部电影只是借着喜剧的外壳,讲述了一个关于如何获得幸福的故事。
总之,从视觉形象的塑造上,造型师对拉奇布尔小姐的设计很到位。
电影里,康琴学校的所有师生都很怕她,因为,她的暴力手段非常丧失理智与人性。
如果某位学生让她不高兴了,她会把孩子当作铅球,然后用力扔出去。
某次,她看见一个小女孩扎着辫子,她感到十分不悦。她不仅大骂小女孩是一头猪,甚至还提起小女孩的一对辫子,将她整个人扔向高空。
可是,这样一个彪悍的女人,内心却从一片贫瘠。
电影中有个细节,就是呈现拉奇布尔小姐非常喜欢吃巧克力与蛋糕。
众所周知,巧克力与蛋糕是甜食,吃下去后能让人的心情变得十分愉悦。
而在电影中,拉奇布尔吃巧克力的样子非常难看,甚者很夸张,这说明这个女人的内心是没有幸福感可言的。
她肆无忌惮地吞着甜食,来填补自己的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久而久之,她也越来越暴力,越来越没有人喜欢她。
就像某人说的: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会凝视你。一个企图以暴力征服一切的人,内心深处是永远不会有幸福感的。
汉妮小姐作为拉奇布尔的外甥女,其性格与拉奇布尔截然相反。她善良且温柔,对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爱心。
她会耐心地给女学生扎辫子,会和学生一起研究动植物。看到玛蒂尔达拥有异于同龄人的智商,她会主动去玛蒂尔达家,拜访对方的父母,并真诚的恳求他们能够让玛蒂尔达享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她说话总是那么小心翼翼,即使被舅妈拉奇布尔虐待,她也只是选择安静的逃离,搬离自己的别墅,然后躲在一个小木屋里,独自生活。
并且,她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被舅妈拉奇布尔小姐害死的,但她却选择沉默。
由此可以看出,汉妮小姐不仅善良,甚至懦弱。而她过度的善良,也成为舅妈一直欺负她的把柄。
过于善良的汉妮小姐,令我想起电影《教父》中的一句台词:
“没有边界的心软,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毫无原则的仁慈,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
汉妮小姐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她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与舅妈对抗,可她却因为过度的善良,导致对方一再欺负她。
所以,当我们面对恶的时候,绝不能像汉妮小姐这般心软,即使自己非常害怕,也要鼓励勇敢的与恶势力对抗。
毕竟,你不去对抗,那就一线希望都没有,也只能永远活在不幸中。
作为电影中最正能量的形象,玛蒂尔达就好像上天派来的天使。
她拥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然后聪明又可爱,并且从小就懂事乖巧。即便她的愚蠢父母不允许她看书学习,她也坚持去图书馆借书看。
当电影以拉镜头呈现她拖着堆满图书的拖车一步步走向家里的画面时,着实令人觉得这个小家伙太可爱了。
在外人看来,她似乎拥有一个不幸的童年:父母从她出生开始,就将她一个人丢在家里,不管不顾;她的哥哥从来没有将她当作自己的妹妹,总是朝她的后背扔食物。
可事实上,她从未将他们对自己的伤害放在心上。她选择做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吃饭、看书、梳头……每一件事情都是自学,并特别享受自己的小世界。
内心强大的玛蒂尔达就像电影《天使爱美丽》中的艾米丽一样,她们乐观且坚强地面对一切不美好,然后用内心那股强大的力量,将所有不幸都变成幸运。
电影的最后,玛蒂尔达通过自己的超能力惩罚了残暴的拉奇布尔小姐,并向父母提出,要跟着汉妮小姐在一起生活。
其实,这都是内心强大带给玛蒂尔达的力量,无论是她的超能力,还是她的勇气。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是能战胜一切的,也能争取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让人既能够惊叹“恶魔”拉奇布尔小姐的残暴,也能因为她的愚昧无知发出笑声。
而玛蒂尔达的形象塑造更是给很多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内心强大的她象征世间的纯洁与美好,她身上的那些可贵品质更是是值得每一个正在成长的小朋友、大朋友去学习的。